在2023年“文化和自然遗产日”来临之际,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“非遗”保护意识,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积极落实2023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工作要求,响应职教周“技能:让生活更美好”的主题。5月31日下午,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管阳及教师张志越、唐瑞林带领学生赴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长安泥塑技艺创意工作室进行观摩和学习,并进行“非遗传承实践教育基地”揭牌仪式。
苗春生先生作为长安泥塑第三代传承人,对长安泥塑悠久的历史及自身与长安泥塑的种种渊源进行了介绍:长安泥塑是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技艺,以红黏土为材料,通过艺人手工塑制成各种形象,每件作品都要经过构思,并经过采土、和泥、搓、塑、捏等若干道工序才能完成。长安泥塑造型夸张写意,显现出民间艺术特有的表现手法,题材内容都以当地风土民情为主。泥塑作品将关中农村特色生活及民俗活动场景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,蕴含着独特的关中文化底蕴和雕塑魅力,展现出非遗传承人的宝贵技能。
通过观摩和现场参与实践,学生对长安泥塑的现状和历史有了深刻的认识,并对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激发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豪感。
通过此次活动,学生除了感受到“非遗”魅力外,更加坚定了大学生保护“非遗”、弘扬技能宝贵的时代风尚以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。学校将以“非遗传承教育基地”的设立为契机,挖掘更多形式的非遗艺术实践活动,将非遗资源转化为美育教育资源,使“非遗”与学校美育实践深度融合。
(文/艺术与设计学院唐瑞林图/艺术与设计学院张志越 编辑/邓嘉琪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