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国的职业教育在全球享有盛誉,其“双元制”的教育模式甚至被称为德国经济崛起的“秘密武器”。近日,毕业于厦门大学、在德国非营利培训机构F+U 教育集团工作已有10多年的熊火金,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,德国的职业教育不仅是职业学校或职业教育阶段的事,更是社会的系统工程。企业、行业协会和政府在 职业教育中职责明确。 中国青年报:据说,德国职业教育的核心是“双元制”,将企业实习和学校学习相结合。请问具体是怎样的? 熊火金:职业教育在德国一般是指中等职业教育。“双元制”简单来说,就是学校与企业共同构成的完整职业教育系统。具体实施上,通常是企业根据需要先向社 会招聘学徒工,与该学徒工签订培训协议,帮学徒工在职业学校报名注册。该学徒工一半时间在企业实习、工作,一半时间在职业学校接受专业理论及公共文化课的 学习。学制一般为两年到三年半,学徒工通过行业协会主办的考试并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,就可以毕业了。 中国青年报:企业承担了很多人才培养任务,负担不会很重吗?政府有什么鼓励措施? 熊火金:德国“双元制”职业教育的大部分开销都是企业承担。这些开销包括,为学徒工配备有资格的培训指导老师、相应的培训设备与设施、按月发给学徒工工 资等。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培训,很大程度上都是自愿的,德国并没有相关法律规定企业必须要做这种事情。企业参与职业教育,一方面是出于社会责任,另一方面是 因为通过这种方式,可以获得在市场上难以招聘到的合适员工,会给企业带来积极的回报。 “双元制”职业教育中的企业培训,主要是通过自律和行业协会协调,政府需要做的是,为企业送到职业学校的学生提供免费教育,并为在中学阶段的学生提供各类职业咨询服务等。政府也会为接受社会弱势群体实习的企业,提供经费上的资助。 中国青年报:在我们的社会观念中,总认为上职业学校是考不上大学的无奈选择。德国年轻人对职业教育怎么看? 熊火金:在选择学校和人生方向上,德国社会更多强调个体的选择。对很多人来说,与其在一个通向大学的文理中学里苦苦挣扎,不如在一个通向职业教育的中学里如鱼得水,快快乐乐。 当然,这种价值选择有德国的现实条件支撑。一方面,德国的学生在相当于中国学生初二的时候,就有时间和条件去企业参加短期实习,对职业教育的前景,很早 就有了比较明确的了解。另一方面,德国为那些选择职业教育的学生,提供了未来还可通过夜校、成人高中、继续教育等途径进入大学的可能。 中国青年报:德国的职业教育有终生学习的理念吗? 熊火金:德国的终身教育做得很不错,强调任何人、任何时间都可学习。德国通过各种手段促进学习化区域建设,鼓励各种层次的学校、文化机构、企业等相互合 作,共享很多资源,这提高了公共资源的利用率,为各类继续教育提供了充分的可性能。德国的职业教育也是终身教育的一部分:一方面职业教育会向社会提供各种 信息及培训的机会;另一方面,职业教育通向继续教育或高等教育的路也很通畅。 中国青年报:您在德国从事职业教育十几年,什么让您感触最深? 熊火金:有两点。第一,职业教育不能仅仅是职业学校或职业教育阶段的事,而是个社会系统工程。德国在学生还上中学时,就开始为他们提供认识职业教育的各 种实习、讲座、咨询会,甚至还为部分职业目标不明确的学生提供职业预备教育,帮助他们找到喜欢的职业并产生认同感。学生可以清晰地了解职业的内容与前景, 并根据爱好与能力作出选择,而不是被分数或学校选择。这也是德国职业教育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较强的主要原因。 第二,德国职业教育的标准是透明、统一的。学生不管在德国任何一个地方所受的职业教育,标准是一致的,受训后所能达到的最低能力要求也是统一的。正是有了这个标准,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才有了明确的期待与尊重。 |